北京朝阳高层建筑防火从二维码做起

2018-07-29 10:29:05      点击:

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发展,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以及高速电梯的不断改进,高层建筑越建越高,给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从事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科研的工作人员和消防保卫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紧凑,功能复杂,往往把不同用途不同火灾危险性质的场所综合于一处,这些集多种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给善后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北京,国贸CBD如同一片钢筋水泥森林,代表着这座城市生长的高度。然而,这些大厦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防火、灭火?近日,记者来到国贸CBD高层建筑森林的“护林员”——北京朝阳消防支队建国门大队,这里的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是从一张小小的手机二维码做起。

朝阳消防支队管辖区域内共有6045栋高层建筑,占全市比重的26.5%,可谓拥有高层建筑的“大户”。该支队建国门大队管辖包括建外、朝外、团结湖等10个街道,高层和超高层集中的国贸CBD就在建外街道辖区。

“我们大队管辖范围内共有高层建筑1641栋,超高层建筑50栋,包括了目前北京正在使用中的最高建筑,330米的国贸三期。另外,在建的超高层建筑7栋,其中包括在建的‘中国尊’,这座超过500米的大厦是名副其实的超高层建筑。”在建国路的万达广场,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中的张硕,他是建国门大队的大队长。“国贸CBD建筑密集,人员也密集,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工作极为困难。”张硕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大楼说。

据张硕介绍,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高于其他建筑,包括建筑耐火等级,内外保温防火材料,自动消防设施,报警设施,防排烟系统、防火分隔措施以及安全疏散技术等。对于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还必须设置避难层。在国贸三期,记者在大厦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位于31楼的避难层。据介绍,国贸三期每隔约50米设置一个避难层,共有5个。

张硕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没有落实主体责任制,相关负责人不重视防火问题,也不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去做防火工作。另外,一些单位虽然做了防火工作,但是具体执行的人员流动性大。“高层建筑防火需从细节做起。如果把高层建筑比作一个巨型机器,那么防火工作应该从一个个零部件做起。”张硕向记者展示了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几处细节:一是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的主要作用是应急处突,特别是对初期火灾的扑救。一旦发生警情,周边重点单位的微型消防站也可立即支援万达广场,形成区域联动。

二是物联网终端。在万达广场的消防中控室,记者在房间一角的墙壁上看到一个外表很普通的铁箱,上面写着“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不要小看这个铁箱子,它是一个物联网终端,可以监控整个中控室系统,而中控室又直接关联整个万达广场高层建筑的消防自动化设备。”张硕说,一旦中控室出现误报警、屏蔽报警、误操作等情况,信息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市消防局,消防局会立即通知单位。

三是手机二维码。在高层建筑中,每一个个体单位都有一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人手机中安装了一个“掌上119一般单位版”程序,负责人每天消防检查时都需要打开程序,点击消防巡更,开启手机扫码模式。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栓、灭火器、燃气阀、油烟道等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设备,均贴有一张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手机APP就会显示巡更完成。

记者看到,有的二维码贴在消防栓、灭火器的后面,消防责任人扫码时必须看几眼,摸几下设施、设备才能完成,“每天一次巡更,有什么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消防责任人说。在另一端,张硕的手机中会一目了然地看到其辖区内各单位消防巡更的完成情况。

据了解,今年4月份,北京消防针对餐馆、宾馆、商店等商家推出了“掌上119一般单位版”手机APP,无需企业支付任何费用,用户只需按照软件引导,下载安装便可。一张二维码,将数量庞大的一般单位拉入一张安全网络,形成企业自查自纠为主,消防监督检查为辅的监管模式,让消防部门防火监督的触角融入高层建筑的细枝末节。